
新竹縣尖石鄉 | 錦屏部落文化健康站 | 財團法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台灣原住民教會 | 錦屏部落 | 原住民布農族
2023-03-02 16:35:48
位於新武呂溪池上沖積扇扇頂,與海端村初來隔溪相望,有初來橋相聯絡。
附近山區原為布農族網綢社居住。由於鄰近池上原野,此地早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即設有「網綢蕃務官吏駐在所」,後來蕃務駐在所撤廢,大正十年(1921)日人復在此設立品川警察官吏駐在所。
昭和十二年(1937)更將參與大關山事件的兇嫌所居住之坑頭社與大崙社布農族遷移至此。光復後繼續將聚落集中,目前居民除由原網綢社遷來者為主外,部分亦由初來遷來。錦屏為光復後所取的名稱。(資料來源:網路)
附近山區原為布農族網綢社居住。由於鄰近池上原野,此地早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即設有「網綢蕃務官吏駐在所」,後來蕃務駐在所撤廢,大正十年(1921)日人復在此設立品川警察官吏駐在所。
昭和十二年(1937)更將參與大關山事件的兇嫌所居住之坑頭社與大崙社布農族遷移至此。光復後繼續將聚落集中,目前居民除由原網綢社遷來者為主外,部分亦由初來遷來。錦屏為光復後所取的名稱。(資料來源:網路)


天主教會新竹教區 | 桃園市私立天使發展中心
2023-02-24 15:54:52
天使發展中心於民國75年(1986年)由愛爾蘭籍的陳發義神父和兩位美籍特殊教育背景的傳教士所成立
民國79年向政府正式申請立案為「天使啟智日間托育中心」,後更名為「天使發展中心」,開始服務心智障礙需要早期療育與特殊教育的小朋友
後續也開展了心智障礙大朋友的日間照顧與技藝陶冶服務。我們期許成為社區的好厝邊,和大家一起在社區中愉快的生活、共同的成長。(資料來源:https://www.ty-angel.org.tw/)
民國79年向政府正式申請立案為「天使啟智日間托育中心」,後更名為「天使發展中心」,開始服務心智障礙需要早期療育與特殊教育的小朋友
後續也開展了心智障礙大朋友的日間照顧與技藝陶冶服務。我們期許成為社區的好厝邊,和大家一起在社區中愉快的生活、共同的成長。(資料來源:https://www.ty-angel.org.tw/)


花蓮縣秀林鄉 | 陶樸閣文化健康站 | 文教運動協會 | 原住民 |太魯閣族
2023-02-10 16:33:25
陶樸閣部落【Tpuqu】 主要居住原住民族為太魯閣族。
族語「Tpuqu」意指「一直呆在那兒」坐著或等待等現象。
約三百年前族人首批獵人越過奇萊山北峰來到本地區時,有一批人曾在此地一直守候獵物之意而稱之。
此聚落大多來自托博閣舊址,位於立霧溪上游支流托博閣溪流域。經過多次的遷移,於民國十九年在新城附近成立,族人慣稱托博閣,光復之後改為民有部落。
(資料來源:網路)
族語「Tpuqu」意指「一直呆在那兒」坐著或等待等現象。
約三百年前族人首批獵人越過奇萊山北峰來到本地區時,有一批人曾在此地一直守候獵物之意而稱之。
此聚落大多來自托博閣舊址,位於立霧溪上游支流托博閣溪流域。經過多次的遷移,於民國十九年在新城附近成立,族人慣稱托博閣,光復之後改為民有部落。
(資料來源:網路)


花蓮縣吉安鄉 | 里漏Lidaw文化健康站 | 里漏部落 | 原住民阿美族
2023-02-09 16:25:30
部落傳統名為里漏(Lidaw),社名取自於舊社創始者Lidaw-Afas的名字
為當時南勢阿美族七社中,還存在的三社之一,且是公認維持阿美傳統最有力的一支。
1937年,日人取「乘舟靠岸」之意,改稱舟津
1948年,改為「化仁」,只有阿美族仍慣稱里漏。
(資料來源: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為當時南勢阿美族七社中,還存在的三社之一,且是公認維持阿美傳統最有力的一支。
1937年,日人取「乘舟靠岸」之意,改稱舟津
1948年,改為「化仁」,只有阿美族仍慣稱里漏。
(資料來源: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台東縣大武鄉 | 南興村辦公室 | 原住民排灣族
2023-02-08 16:22:29
南興村是大武鄉最小也最南端的村落,人口約有700多人
有原住民(排灣族為主)、榮民、閩南人、客家人等族群
是一個文化多元的村落,村內有多所寺廟,是本村的一大特色。
有原住民(排灣族為主)、榮民、閩南人、客家人等族群
是一個文化多元的村落,村內有多所寺廟,是本村的一大特色。


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屏東啟智教養院
2023-02-01 16:18:45
感謝❤️ 阿狗切仔攤老闆、老闆娘 善心捐贈AED


宜蘭縣大同鄉 | 寒溪文化健康站
2023-01-18 16:08:21
寒溪巷部落【Alang stacis】
寒溪村總共由寒溪、四方林、大元、新光四個部落組成
村人的祖先是大約二一0年前,從大甲溪上游一座河谷盆地,遷徙到和平北溪支流布蕭丸溪流域
建立一座新的「俚與邊」社,直到民國四年,才在日警勸誘下,從和平溪流域往北越過太平山,抵達本村的番社坑溪上游,建立「古魯」社居住
目前古魯社已經廢社,村人再搬到下游三公里處的寒溪村治聚居。 寒溪位於羅東溪上游「番社坑」的溪畔,海拔約250公尺。
番社坑溪上源由於溪谷深豁,水流急湍,溪水冰冷透骨,所以被稱為「寒溪」,含括寒溪社、四方林社、小南社、大元社、古魯社等五大部落,行攻區域劃為大同鄉寒溪村。
由於傳統狩獵的討生方式逐漸褪化,人口外流愈形嚴重。
(資料來源: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寒溪村總共由寒溪、四方林、大元、新光四個部落組成
村人的祖先是大約二一0年前,從大甲溪上游一座河谷盆地,遷徙到和平北溪支流布蕭丸溪流域
建立一座新的「俚與邊」社,直到民國四年,才在日警勸誘下,從和平溪流域往北越過太平山,抵達本村的番社坑溪上游,建立「古魯」社居住
目前古魯社已經廢社,村人再搬到下游三公里處的寒溪村治聚居。 寒溪位於羅東溪上游「番社坑」的溪畔,海拔約250公尺。
番社坑溪上源由於溪谷深豁,水流急湍,溪水冰冷透骨,所以被稱為「寒溪」,含括寒溪社、四方林社、小南社、大元社、古魯社等五大部落,行攻區域劃為大同鄉寒溪村。
由於傳統狩獵的討生方式逐漸褪化,人口外流愈形嚴重。
(資料來源: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南投縣仁愛鄉 | 眉原文化健康站 | 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 泰雅爾中會 眉原教會 | 眉原部落 | 原住民泰雅族
2023-01-12 16:03:38
此地自清朝到日治,相繼有眉原、福骨、馬力巴、沙拉茅與南勢群的人來居住
以眉原群最早,故名。日治時期,日軍進擊眉原群,最後屈服投降
原本的眉原群六個社都被日軍集體遷到今眉原派出所。
(資料來源:臺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
以眉原群最早,故名。日治時期,日軍進擊眉原群,最後屈服投降
原本的眉原群六個社都被日軍集體遷到今眉原派出所。
(資料來源:臺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


南投縣永山宮附設南投縣私立玄愛兒少關懷家園
2023-01-12 16:00:41
「永山宮」關懷社會弱勢多年,年年提供物資送暖、生活經濟補助、關懷慰問等社會福利事項。
多年前曾有位年輕媽媽抱著剛出生的孩子前來求助,希望廟方可以協助扶養這小孩當年因未有足夠資源與合法管道提供協助,在不忍與不捨中給予婉拒,但在大家心中留有很大遺憾鑒於有些家庭功能失衡,雙親無力扶養孩童求助無門,永山宮功德會立願從事照顧失依兒少之志業。
(資料來源:https://www.xuikids.com/)
多年前曾有位年輕媽媽抱著剛出生的孩子前來求助,希望廟方可以協助扶養這小孩當年因未有足夠資源與合法管道提供協助,在不忍與不捨中給予婉拒,但在大家心中留有很大遺憾鑒於有些家庭功能失衡,雙親無力扶養孩童求助無門,永山宮功德會立願從事照顧失依兒少之志業。
(資料來源:https://www.xuikids.com/)


南投縣信義鄉 | 地利國民小學 | 地利村
2023-01-09 15:54:30
地利國民小學創立於民國十二年,名為達瑪巒番童教育所(譯音),學區屬布農族部落。
五十七年政府推行九年國教改制為地利國民小學。結合自然地理景觀資源,利於田園教學目標之達成。
應用布農文化圖案色彩,營造具有原住民特質小學。校園空間充分開放設計,結合社區、學校、家庭一體。
地利村位於信義鄉的北端,西臨水里鄉民和村,為全省聞名的山地村落,居民三百一十戶,人口約一千二百餘人,屬於布農族群。民風純樸,秉性善良,居民以農耕為主,篤信基督教和天主教,早期由於交通不便,開發較晚,居民生活清苦。
【資料來源:南投縣地利國小官網】


高雄市蓮池潭水域運動中心 | 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
2022-12-30 15:18:47
蓮池潭為高雄市左營區最大的湖泊,潭面面積約42公頃,潭邊廟宇及遊憩設施林立,景點有龍虎塔、春秋閣、北極玄天上帝、孔廟、水上彈跳、蓮潭滑水主題樂園及本計畫基地蓮潭艇庫,環潭自行車道完善
每年亦有左營萬年季及相關活動盛事,為一具備人文、歷史及休閒遊憩的水域運動場所。
蓮池潭曾為2009年世界運動會輕艇水球、滑水和龍舟項目比賽場地,現況為高雄市體育會龍舟、輕艇、帆船、划船委員會、看見臺灣基金會等單位作水域運動使用。
為促進蓮池潭運動及觀光等產業發展,開拓多元水域運動文化體驗,並提升民眾對於開放水域運動的認識及參與,達到水域運動推展目的,爰設置本中心。
高雄市蓮池潭水域運動中心中心為地上2樓之建築物,內部設置大型艇庫、賽事中心、會議室、遊客中心、男女及無障礙廁所各一間及男女淋浴室各一間,並設有臨湖水上浮動碼頭一座以供各項水域運動船舶臨時停泊。
每年亦有左營萬年季及相關活動盛事,為一具備人文、歷史及休閒遊憩的水域運動場所。
蓮池潭曾為2009年世界運動會輕艇水球、滑水和龍舟項目比賽場地,現況為高雄市體育會龍舟、輕艇、帆船、划船委員會、看見臺灣基金會等單位作水域運動使用。
為促進蓮池潭運動及觀光等產業發展,開拓多元水域運動文化體驗,並提升民眾對於開放水域運動的認識及參與,達到水域運動推展目的,爰設置本中心。
高雄市蓮池潭水域運動中心中心為地上2樓之建築物,內部設置大型艇庫、賽事中心、會議室、遊客中心、男女及無障礙廁所各一間及男女淋浴室各一間,並設有臨湖水上浮動碼頭一座以供各項水域運動船舶臨時停泊。


台南市中西區 | 永福國民小學
2022-12-29 15:15:36
臺南市中西區永福國民小學是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一所市立國民小學,在二戰後接收南門國民學校而設立。
永福國小的校地在清治時期是臺灣兵備道道署,在日治時期則沿用作為臺南高等商業專門學校、臺南市役所等機關
並在2018年校舍改建時,發現了清代的建築遺構,在2021年被登錄為臺南市市定古蹟。(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永福國小的校地在清治時期是臺灣兵備道道署,在日治時期則沿用作為臺南高等商業專門學校、臺南市役所等機關
並在2018年校舍改建時,發現了清代的建築遺構,在2021年被登錄為臺南市市定古蹟。(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新竹縣尖石鄉 | 那羅文化健康站
2022-12-28 15:12:37
感謝 黃光緹 先生 善心捐贈AED


桃園市復興區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哈嘎灣教會 | 光華部落 | 原住民泰雅族
2022-12-28 15:10:34
光華分成兩個聚落,一個在光華派出所北方約一公里處,稱作哈嘎灣
另一個位於西南方的聚落則是此地,稱作古魯斯,為後光華部落。
【資料來源:台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
另一個位於西南方的聚落則是此地,稱作古魯斯,為後光華部落。
【資料來源:台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


南投縣 | 親愛國民小學本校與萬大分校 | 原住民泰雅族
2022-12-26 15:07:07
「本校」在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親愛部落裡,位於本縣北面、濁水溪上游,海拔約 九百公尺 ,與 一千公尺 以上的林木、群山為伍,原始自然景觀味濃厚。
夏季氣候涼爽是避暑的好地方;冬季寒冷時,族人會在自家庭園燒木材取暖、聊天形成特有的景象。
夏季氣候涼爽是避暑的好地方;冬季寒冷時,族人會在自家庭園燒木材取暖、聊天形成特有的景象。


南投縣仁愛鄉 | 仁愛國民小學
2022-12-26 15:05:19
感謝❤️ 三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善心捐贈AED


南投縣埔里鎮 | 慈恩社區發展協會
2022-12-23 15:03:15
慈恩社區,成立於民國83年7月8日,位處埔里鎮東郊,枇杷里行政區域轄境內,是一個包括原住民與新移民、士農工商皆有的混合型社區。
慈恩社區將以「幽靜慈恩˙樂活社區」為引領目標,建構一個使「長者在地老化安養、壯者無憂勤奮事業、少者樂於向學求知」的安全環境
以使社區居民均能「樂活在慈恩」。
慈恩社區將以「幽靜慈恩˙樂活社區」為引領目標,建構一個使「長者在地老化安養、壯者無憂勤奮事業、少者樂於向學求知」的安全環境
以使社區居民均能「樂活在慈恩」。


台東縣海端鄉 | 新武文化健康站 | 新武部落 | 原住民布農族
2022-12-21 15:01:06
地當新武呂溪與支流大崙溪的匯流點附近,昔稱「新武路」(日文片假名寫做シンブロ)。
大崙溪源出小關山與卑南主山東側,昔日沿岸有眾多布農族聚落散佈其間,日治時期官方常將大崙溪流域與新武呂溪上游布農族各聚落統稱為「新武路方面各社」。
早在明治四十五年( 1912 )官方即在此設置「蕃務官吏駐在所」,大正二年( 1913 )改設警察官吏駐在所,大正十年以後更鑑於新武地控兩溪之出口,在此設立療養所與交易所。
大正十年初八通關越橫斷道路完成後,官方開始對花蓮港廳布農族部落進行大規模討伐行動,台東廳為策應起見,開鑿新武路至薩苦間道路,並設置薩苦駐在所及砲台,將勢力更推向大崙溪流域,以壓制布農族。
然而「新武路方面各社」雖曾於大正七年起陸續向官方提出「假歸順」,但對日警仍叛服無常。
直到昭和八年( 1933 )大關山事件平定後,日本官方才掌握了大崙溪上游的情勢。其中薩苦社於昭和十三至十四年間部份遷往今新武。
【資料來源:台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
大崙溪源出小關山與卑南主山東側,昔日沿岸有眾多布農族聚落散佈其間,日治時期官方常將大崙溪流域與新武呂溪上游布農族各聚落統稱為「新武路方面各社」。
早在明治四十五年( 1912 )官方即在此設置「蕃務官吏駐在所」,大正二年( 1913 )改設警察官吏駐在所,大正十年以後更鑑於新武地控兩溪之出口,在此設立療養所與交易所。
大正十年初八通關越橫斷道路完成後,官方開始對花蓮港廳布農族部落進行大規模討伐行動,台東廳為策應起見,開鑿新武路至薩苦間道路,並設置薩苦駐在所及砲台,將勢力更推向大崙溪流域,以壓制布農族。
然而「新武路方面各社」雖曾於大正七年起陸續向官方提出「假歸順」,但對日警仍叛服無常。
直到昭和八年( 1933 )大關山事件平定後,日本官方才掌握了大崙溪上游的情勢。其中薩苦社於昭和十三至十四年間部份遷往今新武。
【資料來源:台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


雲林縣四湖鄉 | 三崙國民小學
2022-12-19 14:59:00
感謝❤️ 榮成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再次善心捐贈AED


彰化縣大村鄉 | 茄苳社區發展協會
2022-12-16 14:56:26
茄苳社區地處大村鄉的中北部,古稱茄苳林。
依據文獻記載,該地區在未開墾之前是一大片茄苳樹林的原始景觀,據傳到乾隆之年間才由吳三才、吳由、吳祿等人移此開墾,並且在此落腳繁衍後代。
由於此地茄苳樹很多,因此就將地名稱之為茄苳林,後來在行政劃分時就稱為茄苳村。
(資料來源:網路)
依據文獻記載,該地區在未開墾之前是一大片茄苳樹林的原始景觀,據傳到乾隆之年間才由吳三才、吳由、吳祿等人移此開墾,並且在此落腳繁衍後代。
由於此地茄苳樹很多,因此就將地名稱之為茄苳林,後來在行政劃分時就稱為茄苳村。
(資料來源:網路)


桃園市大溪區 |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2022-12-15 14:51:26
當地人習稱觀音亭,現爲三級古績,建寺以來雖歷經多次整修,但仍維持著200餘年前的風貌與規模,成爲珍貴的文化資產,並於2013年獲選內政部「臺灣宗教百景」之一,頗具歷史意涵。
蓮座山獨峙於大漢溪中,其形勢猶如蓮花出水,因而得名。
清嘉慶3年(西元1797年),由鍾尚儀等人鳩資創建募捐建佛寺於山岩,奉祀觀世音菩薩和十八羅漢金尊,名為觀音寺
至西元1904年(明治37)年,大溪仕紳鑑於廟宇有傾圮之虞,乃募金大事重修,並增建拜亭,西元1925(大正14)年再行鳩資徹底修繕,西元1934(昭和9)年將原拜亭改為歇山重簷拜亭,直至今日。
蓮座山觀音寺的建築受限於地形因素,不能作縱向發展,故為一座五門單殿式的廟宇,屋頂的形式為三川脊,正殿的前方有拜亭,此乃觀音寺建築上的最大特色,其屋頂採重簷歇山,內有八卦藻井。寺內的剪黏、泥塑維妙維肖,木雕、石刻、彩繪等皆古樸雅緻。
本寺的右側10餘公尺林蔭處設有敬聖亭(惜字亭),該亭亦為重要的古建造物,名為「奎星樓」,建於西元1936(昭和11)年。
內奉文曲星君,是由紅磚砌成的三段式亭子,上、中二層題有對聯,亭身的龍吟虎嘯石刻栩栩如生,剪黏、雕塑精美細緻。 佛寺右側尚有祈求文風昌盛的奎星樓,供奉北斗七星中的魁星,爲庇佑文運之神明,這座奎樓尚具有敬惜字亭的功能,因此兼具字紙爐的構造及廟宇的飛簷筒瓦,上頭飾以吉獸磁磚及浮雕,十分華麗。奎樓旁另有小亭奉祀福德正神及樹神,小廟看來樸實無華,相傳觀音寺建廟之前即已存在,也頗具歷史。
(資料來源:桃園觀光導覽網)
蓮座山獨峙於大漢溪中,其形勢猶如蓮花出水,因而得名。
清嘉慶3年(西元1797年),由鍾尚儀等人鳩資創建募捐建佛寺於山岩,奉祀觀世音菩薩和十八羅漢金尊,名為觀音寺
至西元1904年(明治37)年,大溪仕紳鑑於廟宇有傾圮之虞,乃募金大事重修,並增建拜亭,西元1925(大正14)年再行鳩資徹底修繕,西元1934(昭和9)年將原拜亭改為歇山重簷拜亭,直至今日。
蓮座山觀音寺的建築受限於地形因素,不能作縱向發展,故為一座五門單殿式的廟宇,屋頂的形式為三川脊,正殿的前方有拜亭,此乃觀音寺建築上的最大特色,其屋頂採重簷歇山,內有八卦藻井。寺內的剪黏、泥塑維妙維肖,木雕、石刻、彩繪等皆古樸雅緻。
本寺的右側10餘公尺林蔭處設有敬聖亭(惜字亭),該亭亦為重要的古建造物,名為「奎星樓」,建於西元1936(昭和11)年。
內奉文曲星君,是由紅磚砌成的三段式亭子,上、中二層題有對聯,亭身的龍吟虎嘯石刻栩栩如生,剪黏、雕塑精美細緻。 佛寺右側尚有祈求文風昌盛的奎星樓,供奉北斗七星中的魁星,爲庇佑文運之神明,這座奎樓尚具有敬惜字亭的功能,因此兼具字紙爐的構造及廟宇的飛簷筒瓦,上頭飾以吉獸磁磚及浮雕,十分華麗。奎樓旁另有小亭奉祀福德正神及樹神,小廟看來樸實無華,相傳觀音寺建廟之前即已存在,也頗具歷史。
(資料來源:桃園觀光導覽網)
